7月29日,“信息技术应用产学协同人才培养行动计划”在京正式发布。该计划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,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组织实施,管理办公室设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。“行动计划”汇聚了国内顶尖高校、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的集体智慧,旨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范式,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与持久的动力。
“行动计划”构建了"标准引领一资源共创一生态赋能"三位一体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,通过系统性部署五大核心任务,全面打通人才培养全链条。在课程建设方面,将产业前沿技术与高校教学资源深度融合,共建模块化课程体系;在实践教学方面,建立国产软硬件实验室建设标准,规范实践教学场景;在资源共享方面,构建动态更新的产业知识库平台,实现教学资源智能推送;在能力培养方面,开发基于企业真实业务场景的实训项目,创新就业能力评价机制;在生态构建方面,打造区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,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形成。“行动计划”力争三年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,培育兼具硬科技实力与软性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“行动计划”正式发布,麒麟软件入选首批参与单位
启动仪式上,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张尧学院士,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钧铭教授,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龚小勇教授,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执行主任刘龙庚,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委员、副社长秦绪军,以及10所高等学校、10所高等职业学校、27家企业、2家出版社共同参与了“行动计划”的发布,共同构建了教育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的强大矩阵。
仪式期间,“行动计划”专家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。该专家委员会分为高校组和高职组两大板块。高校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尧学院士,以及高职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授,共同为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和委员颁发了聘书。该专家委员会集结了张尧学院士、廖湘科院士、王怀民院士等50余位业界权威专家,其专业领域覆盖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,为首批参与单位构筑了坚实的智力后盾。
该“行动计划”的实施将有效破解关键领域人才短缺瓶颈,通过建立从技术研发到教学转化的快速通道,破解产教资源高适配难题,构建"技术-标准-人才"的创新闭环。麒麟软件自始至终非常重视人才培养,在推动国产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,深化产教融合,加快构建一支结构合理,具备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操作系统人才队伍,建设基于“共建、共享、共生”理念的国产操作系统人才生态,探索人才自主培养的模式。
截至目前,麒麟软件已形成了源自麒麟操作系统的“5序”课程体系、教材体系、认证体系、师资体系、平台体系,推出“百城百万”操作系统培训专项行动,累计覆盖280余城市、培养网信人才8万余人、科普教育300万余人次,携手全国200余所高校共建“麒麟工坊”实训基地,持续为我国培养了数量可观的各类操作系统专业人才,有力推动了国家网信人才高质量培养与生态建设。
作为首批参与单位,麒麟软件将充分发挥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经验,携手政产学研用各方,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、实验室标准制定、实训项目设计等工作,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,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,共建网信人才自主培养新格局,一体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事业融合发展,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通讯员 | 高曙东
来 源 | 教育发展中心
审 核 | 市场与政府事务部